张立教授及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观点短文呼吁我国亚洲象保护需要大尺度国土空间综合规划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张立教授及团队博士研究生杨念和香江学者博士后刘鹏和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后李雯雯在2021年7月6日的《自然》杂志(Nature)发表观点短文(Correspondence)“Integrate conservation reserves for China’s homeless elephants”(“整合中国亚洲象需要的保护地”),呼吁我国应从更大的尺度上做好跨区域的亚洲象保护规划,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和相关分布区域,根据亚洲象阶段性活动和迁移规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应对亚洲象保护的新挑战。
文中指出,2021年6月,一群由15头亚洲象组成的象群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向北行进约500公里后进入昆明市边缘。亚洲象种群数量增长,栖息地面积减少和破碎化等外部压力,可能是导致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向外扩散迁徙的主要原因。
中国近年来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我国境内亚洲象种群逐渐恢复,种群数量在50年间从约150头增长到约300头。
但随着亚洲象种群不断扩大,它们对栖息地的需求也在增加。但近些年亚洲象栖息地破碎化加重,分布更加离散、连续性更差。随着亚洲象分布区人口增长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利用方式与种植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近二十年间,当地大量种植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仅西双版纳地区的亚洲象栖息地面积减少了近40%。动物活动不被行政区域上的边界线所限制,这同时也增加和激化了人象冲突事件。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每年人象冲突案件及导致的补偿金额逐年上升。仅2020年一年因人象冲突问题导致的补偿金额已经达到了2200万余元。
缓解与平衡亚洲象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成为今后中国亚洲象保护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作为野生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虽然西双版纳和普洱还保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林,但是现在的保护区已经满足不了亚洲象这种大型哺乳动物,它们需要更大的栖息地。
因此,张立教授团队撰文建议参照大熊猫、东北虎等旗舰物种保护模式,从更大尺度上做好跨区域的景观保护规划。通过整合各类亚洲象自然保护地和相关区域,根据亚洲象阶段性活动和迁移规律,使用生态廊道、生态修复等方式在保护区内外改善和扩大它们的栖息地,形成连片适宜的生存环境,恢复和增加亚洲象种群的生存空间,同时在人类居住区周围设立缓冲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调动社会力量建设包括社会公益保护地在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这也能为当地经济带来可持续的收益。张立教授等指出,如果勐养保护区内9.67%的原生热带雨林植被被用来种植橡胶和茶叶,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全度,同时将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降低约40%,这说明维持和保护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才是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建成国家公园,在恢复并扩大亚洲象栖息地的同时,当地群众可以通过生态旅游等形式找到替代生计,这同样可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一个对人类发展和亚洲象保护都相对友好的给与自然的解决方案。探索并协调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使得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可以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可能。
点击
查看原文